有这样一群人,疫情防控数据大排摸时戏称自己是“表哥”,而学生给它们冠以不厌其烦念“防疫经”的“老妈子”、饿的不行时变出物资的“宝藏男孩”、不离不弃的“临时爸爸”……经常在校园里匆匆走过的无名之“背”,会有怎样的抗疫日常故事?
(图1)
一双磨了底的布鞋
疫情防控期间,守好校门是重中之重,如何充分发挥“哨卡”的作用,学生工作处主任沈培明用一双磨了底的布鞋和每天排行榜的步数,用坚持值班值守、围绕工作闭环、严把疫情防控校门关的工作态度,全力筑牢校园防疫安全的屏障。“沈主任为啥要穿布鞋?”作者带着不解的疑问,进行了访谈,原来这双黑白面、略起球、后跟磨白的旧布鞋是沈主任的“宝贝”,只要蹬上它,沈主任跑得比年轻人快,追出加速度,有了这双“战靴”,沈主任总是能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。
(图2)
一台不离身的电脑
“钉钉上赶紧填表……”未见其人先闻其声,学生工作处副主任龚伟一边打着电话,一边指尖飞速敲击键盘,“哒哒”声的按键、“铃铃”的手机铃声和“钉钉”的消息提示声汇成属于他的“交响乐”,但是却让人充满了安全感。不断更新的疫情排摸数据,让整个学校实现“底数清、家底明”。设计的表单按照“数据精准互通”的策略实现“一井取水”的目标,不同情况的处置通过数据的精准研判、分级核查提升学校“一叶知秋”的能力。
(图3)
一间坚守的房间
3月13日,嘉兴平湖部分地区成为管控区,部分平湖学生无法回家,在学校党委研究下决定,让学生们在观察酒店中生活和学习。21个房间,27个学生都有同一个“临时爸爸”——智能制造系副主任戴学军。“饿了吗?缺什么?”操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,同时也孤独地守护着他们,温暖而又有力量。
(图4)
一部响不停的手机
刚到信息技术系副主任钱怿晖办公室门口,还未开口,“等一下,我先接个电话。”简单一统计,光3月17日一天,他接了136个电话,因占线未接电话56个,说话间电话又响起,很难想象身材较瘦的他有如此大的能量和嗓门,“我的电话24小时都会接听”,遇到各类问题,一一给出解决方案,耐心安慰、疏导,尽可能帮助师生解决难题。
(图5)
一个齐备的洗漱包
“这包是什么?“这是我的洗漱包和随身衣物,万一有需要,我家最近,我可以驻校。”人工智能系副主任许招平准备充分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形势瞬息万变,他说:“我们时刻准备着,随时需要,随时在岗”。
(图6)
一簇新长的白发
财经管理系副主任黄钰锋巡逻完楼层后,又打开了学生资料进行梳理,用不同色彩的便签纸标记出不同的学生情况,尽心守护疫情防控的“第一关”同时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不知不觉间发色变成了“黑白配”。
(图7)
一碗凉了的泡面
要问最近哪个泡面最好吃,艺术商务系副主任张晓凌绝对是这方面的“美食家”,他的办公桌下藏了整箱整箱的泡面,各种口味一应俱全,而办公桌上放了一碗吃了一半、又冷又坨的泡面,人却不在又去忙了……
(图8)
一叠批阅的报表
到达旅游服务系副主任高岩办公室,发现他在一叠叠的报表中穿梭,已经批阅过的会做上标记,不时叮嘱班主任“关注请假的学生”,一直处于“超忙+战斗”的状态,每天打电话说到头晕、嗓子哑,但是“不办完就不下班”。
(图9)
每一个数据、每一个细节,都是与“疫魔”抢争先机的重要“情报”。这些人有时是身藏幕后敲击键盘还打着电话的“数据员”,有时是陪伴学生随时准备补位的“守夜人”,“多面”的他们组成了疫情防控的“最红男团”和抗击疫情正面战场第一时间的冲锋队。同学们用最网红的说法评价他们:“有事情他们真上,能处!”配合和支持是相互的,这份爱将“双向奔赴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