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进一步规划好、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,3月25日上午,学校召开新技师大楼暨实训基地规划讨论会,教务处主任徐铭强、副主任张天林,智能制造系副主任王赟、人工智能系主任周斌斌、副主任原瑞彬、信息技术系主任张道国、副主任顾宇炜、艺术商务系主任陈勤忠、副主任焦述艳,原智能制造办公室主任张建国老师,及后勤保障处主任王善强、朱浩云老师等参加会议,校领导沈民权、孟广斐出席会议。会议由徐铭强主任主持。
由于学校于上学期进行了以群组系的专业结构调整,因此,围绕着专业群的发展、产业的发展,实训基地的建设将随之调整。会议旨在集思广益,讨论制造业实训基地框架性规划方案。
会上,张天林主任首先就框架性方案作了说明,他介绍了本次西区实训基地布局的背景,并说明规划方案出台遵循的三大原则,各系部实训室建设要对照四大功能要求和系部今后3-5年专业群建设需要,特别是要规划好学生实训工位数的测算。对于基地建设,他建议分三步推进实施的具体过程。会议提出讨论议题,与会人员分别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,发挥其功能性,提升其实战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。智能制造系、人工智能系、信息技术系的领导分别在会上发言,对建设规划进行深入的说明。作为参会专家嘉宾,张建国老师提出要以战略眼光规划好、设计好。他建议将制造业的定义和范畴纳入考虑,结合专业群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,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和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的框架规划进行区分。后勤保障处王善强主任强调要突出实用性,注意平衡性和用电安全。孟广斐副院长指出,要注重层次建设,做好一套体系。最后,沈民权副院长对规划和建设要求进一步强调,要求各专业形成联动机制,做好整体规划。
会议明确了建设新技师大楼的整体思路是做好一套体系,即“三高四化”,打造基地实战力: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着力点,以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全局,以高起点规划(实践功能性和战略前瞻性)、高标准建设(建设理念、技术条件和管理制度)、高效益运行(使用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)为核心,以集约化管理、职业化教学、项目化生产、无界化评价为标准,实现实训基地建设在与行业企业的对接精度、生产服务的体验深度、技术技能的应用效度、区域社会的服务宽度和创新创业的融合高度上的新突破,推进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功能建设。